您好🥷🏻,歡迎訪問杏盛 -【杏盛开启新旅程】您的快乐从这里开始!官方網站📌!
返回首頁 | 校長信箱 | 就讀申請
思政部
《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標准
- 作者:金光美
- 來源:思政部
- 發布時間:2020-10-01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版)》
課程標准
課程代碼 |
|
課程名稱 |
《思想道德與法治》 |
|||||||||
英文名稱 |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
開設學期 |
第一學年 第一學期 | |||||||||
適用專業 |
所有專業 |
教學對象 |
大一學生 |
|||||||||
理論課時 |
40 |
實踐課時 |
8 |
作業次數 |
6(老師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 |
|||||||
評估方式 |
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 |
考試方式 |
|
|||||||||
課程分類 |
|
|||||||||||
推薦 教材名稱 |
名稱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修訂版) |
編著者 |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編寫組主編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是否高職高專教材 |
是 |
|||||||||
參考 教材名稱 |
名稱 |
《思想道德與法治》學習輔導
|
編著者 |
本書編寫組 |
||||||||
出版社 |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
是否高職高專教材 |
是 |
|||||||||
前修課程 |
名稱 |
無 |
後繼課程 |
名稱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
代碼 |
|
代碼 |
|
一、課程的性質和任務
(一)課程性質
《思想道德與法治》(以下簡稱德法課)是2005年全國高校政治理論課程改革中新增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程,這門課程與《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一起構成了面對所有高職高專學生開設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課程體系。它既有思想性、理論性🤳、也更具有較強的政治性👧🏼、實踐性特點,是一門綜合性基礎學科。
(二)課程任務
通過學習此門課程,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治觀。此門課程是以培養什麼樣的時代新人為主線👷🏼♂️,依據大學生成長成才規律,綜合運用相關學科知識,教育⛓️💥、引導大學生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治觀修養🐘,幫助大學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為新時代大學生逐漸成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課程的教學條件
本課程教學分為理論性教學和實踐性教學兩個方面。
理論性教學主要是以課堂授課為主,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參與度👶。通過結合具體的時政內容🚯、鮮活的案例來提高課堂的抬頭率🏊🏿♀️。
實踐性教學具體分為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校內實踐主要以辯論賽、主題演講👩🏿🦳、知識競賽🤮、優秀學生事跡報告、學生專題研討等方式進行。校外實踐主要以參觀和考察“紅色旅遊”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考察周邊新農村、社會調研🍱、假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等活動開展。
三、課程教學基本要求
1.該課程以培養時代新人為主線🏄🏽,以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法治觀教育為為核心來展開教學內容↗️,引導大學生完善四種認識(認識社會、高校🤒、職業和自己),學會四種技能(如何學習、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如何交往),做符合時代新人的要求大學生😥,幫助學生了解新時代對他們在思想、政治、道德、法治觀念和心理素質方面的要求🤹🏼♂️。因此,任課教師要以修訂的本課程標准組織教學;並力求達到科學性、創新性👮♀️、思想性👲、啟發性、針對性和實踐性的統一。
2.教學方式可靈活多樣⚾️。如:理論教學🦶、案例教學🙆♀️、課堂互動🧑🍼🍶、多媒體教學和第二課堂的實踐教學等👱🏽。
3.學習成績評定應注重科學性、合理性。注意把學生的學習態度、平時成績、卷面成績、實踐成績等方面結合起來。
四🌔、教學內容和學時安排
課程章節 |
教學章節名稱 |
學時安排 |
||
總學時 |
理論 |
實踐 |
||
緒 論 |
擔當複興大任 成就時代新人 |
2 |
2 |
|
第一章 |
領悟人生真諦 把握人生方向 |
6 |
6 |
|
第二章 |
追求遠大理想 堅定崇高信念 |
10 |
6 |
4 |
第三章 |
繼承優良傳統 弘揚中國精神 |
6 |
6 |
|
第四章 |
明確價值要求 踐行價值准則 |
10 |
6 |
4 |
第五章 |
遵守道德規範 錘煉道德品格 |
6 |
6 |
|
第六章 |
學習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養 |
8 |
8 |
|
合計 |
48=40+8 |
五🤼♂️、教學單元內容
(一)理論教學
緒論擔當複興大任 成就時代新人
教學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確“德法”課的性質和目的🧘🏼♀️,認識到學習“德法”課與自己成長的密切相關🧑🏿🎓,認識到目前正處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也是大學生成長成才、成就事業、不容辜負的好時代,引導大學生在新時代大背景下思考人生。所以🖊,當代大學生要珍惜曆史機遇🕵🏻,肩負光榮使命🧑🏿🦱,堅定理想,勇于擔當,提升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養,立志為新時代貢獻青春力量。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大學生在新時代大背景下思考人生📄;
2.依據時代大背景和社會大舞臺確立自己新的成長與發展目標,把個人立業成才的追求與複興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結合起來;
3.正確認識當前社會所處的曆史方位;
4.如何成長為新時代新人👳🏽♀️;
5.正確認識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養是新時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為主👳🏿♀️,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將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及第二課堂,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延伸和深化本課程的教學🏯☝️。在教學中主要采用理論教學、案例教學🧑🏻🦰、課堂互動🌌、多媒體教學和第二課堂的實踐教學、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
教學內容:
一、杏盛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二、新時代呼喚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三、不斷提升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
基本概念👱🏼🫏:
新時代、 中國夢🛀、時代新人、 思想道德素質 、法治素養
複習思考題:
1.請結合自身實際🆑,談談對新時代曆史方位的理解。
2.談談新時代大學生如何成為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3.談談新時代大學生如何提升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
文獻閱讀: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年版。
(2)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第一章領悟人生真諦把握人生方向
教學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掌握人生觀🙍🏽、價值觀理論,掌握馬克思主義分析和理解人生問題時的基本立場和基本觀點;同時🧑🏻⚕️,引導並幫助為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正確的人生態度,在實踐中創造有價值的人生。大學生要學會在科學理論指導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國家發展進步、人民偉大實踐緊密結合起來,通過不懈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教學重點與難點:
1.人生觀、價值觀及其關系;
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3.人生觀的主要內容;
4.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的辯證關系🤷♀️;
5.如何創造有意義的人生?
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為主,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將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及第二課堂🐻❄️,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延伸和深化本課程的教學。在教學中主要采用理論教學🧘🏿♀️、案例教學🛝、課堂互動、多媒體教學和第二課堂的實踐教學🤟🔦、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
教學內容㊙️:
第一節人生觀是對人生的總看法
一🏃♀️➡️、正確認識人的本質
二、人生觀的主要內容
三🦼、人生觀與世界觀、價值觀
第二節正確的人生觀
一、高尚的人生追求
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三👨💻、人生價值的評價與實現
第三節創造有意義的人生
一🧙🏼♀️、辯證對待人生矛盾
二👩🏿🦳、反對錯誤人生觀
三𓀃、成就出彩人生
基本概念:
世界觀🎂、 人生觀、人生目的、人生價值⇾、人生態度
複習思考題🍐:
1.馬克思主義認為📖,個人與社會是辯證統一的𓀐,據此談談人生的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系𓀙。
2.人生漫長,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人生矛盾?
3.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新時代大學生如何成就出彩人生🙎♀️?
文獻閱讀🗞:
(1)毛澤東:《為人民服務》,《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中央黨校采訪實錄編輯室🥑:《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7年版🫵🏿。
(3)本書編寫組🔥:《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中國青年出版社2020年版。
第二章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
教學目標𓀉:通過學習,幫助大學生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把握實現理想需要具備的基本條件💆,引導大學生堅持社會理想和個人理想的統一,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實踐中化理想為現實🦁。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當代青年應該樹立什麼樣的理想與信念;
2.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
3.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基本內容📲;
4.理想信念的確立、追求和實現👩🏽🦰;
5.如何把理想化為現實🫃🏻⛓️💥?
6.引導大學生樹立新的奮鬥目標及崇高的社會理想;
7.規劃大學生活🧞♀️👩🏿,提高大學生活質量。
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為主,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將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及第二課堂,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延伸和深化本課程的教學🫵🏻。在教學中主要采用理論教學、案例教學🧱、課堂互動、多媒體教學和第二課堂的實踐教學、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
教學內容🧑🏼🎓:
第一節理想信念的內涵及重要性
一、什麼是理想信念
二🧛、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
第二節堅定信仰信念信心
一、增強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
二、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
三、增強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信心
第三節在實現中國夢的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一、科學把握理想與現實的辯證統一
二✩、堅持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的有機結合
三、為實現中國夢注入青春能量
基本概念🌌:
理想、信念、中國夢、青春夢想
複習思考題:
1.談談理想信念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
2.結合自身實際,談談為什麼要堅定信仰信念信心?
3.從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辯證關系的角度🤾♂️🦬,談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應當肩負的責任。
參考書🧘♂️: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
(2)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第三章 繼承優良傳統弘揚中國精神
教學目標: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大學生正確理解愛國主義內涵,繼承、發揚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堅持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統一,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化為效國之行,努力做忠誠的愛國者和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用實際行動展現出中國精神的青春風采。
教學重點、難點:
1.什麼是真正的愛國主義;
2.中國精神是什麼;
3.如何理解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4.當代時代精神的具體體現有哪些⛈;
5.弘揚中國精神的重要意義📡;
6.如何弘揚中國精神🧘🏿♂️;
7.如何做一個忠誠的愛國者;
8.改革創新的時代意義🎛;
9.當代大學生如何做改革創新的生力軍🧖🏿♀️。
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為主,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將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及第二課堂,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延伸和深化本課程的教學🤰🏿。在教學中主要采用理論教學🙆🏽♀️、案例教學👭🏼、課堂互動、多媒體教學和第二課堂的實踐教學、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
教學內容:
第一節 中國精神是興國強國之魂
一、崇尚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二、中國精神的豐富內涵
三💟👨🏿🎤、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
第二節做新時代的忠誠愛國者
一♥️⏰、堅持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
二、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
三、尊重和傳承中華民族曆史文化
四🏊♂️、堅持立足中國又面向世界
第三節讓改革創新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
一🏆、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顯著特征
二、改革創新是新時代的迫切要求
三🎞、做改革創新生力軍
基本概念:
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時代精神、中國精神
複習思考題🦹🏿♂️:
1.結合自身實際✩,談談為什麼中國精神是興國強國之魂?
2.結合自身實際⤵️,談談如何做新時代的忠誠愛國者?
3.結合自身實際,談談應如何走在改革創新的時代前列?
參考書👩🏿🦳:
(1)《新時代愛國主義實施綱要》,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科技創新論述摘要》🏃,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
第四章明確價值要求踐行價值准則
教學目標🧘🏻:通過學習,讓學生懂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作為大學生要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和科學內涵🧑🏻🦯,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成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積極🚶🏻♂️➡️⛳️、最活躍🚵♀️、最充分的青年先進代表。
教學重點⇒🤴、難點: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2.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
3.價值觀自信的重要意義👩🏼🚒;
4.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于青年的意義🧔🏻♀️;
5.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為主,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將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及第二課堂,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延伸和深化本課程的教學。在教學中主要采用理論教學、案例教學🫄🏽🧑🧑🧒、課堂互動🧑🦱、多媒體教學和第二課堂的實踐教學、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𓀅。
教學內容:
第一節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
一、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三、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精神指引
第二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顯著特征
一🙎🏼♂️、反映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價值理念
二、彰顯人民至上的價值立場
三⚀💚、因真實可信而具有強大的道義力量
第三節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扣好人生的扣子
二、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
基本概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價值觀自信🐩、價值追求
複習思考題🦸🏿:
1.你是如何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𓀇?
2.習近平指出🌭:“杏盛生而為中國人,最根本的是杏盛有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3.作為當代大學生,應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參考書👨🏼🦰:
(1)習近平🕝:《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指導意見》,2016年12月25日。
第五章遵守道德規範錘煉道德品格
教學目標🤾🏽♀️:通過學習,使得學生了解道德的基本理論,樹立正確的道德觀,自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和中國革命道德,積極吸收借鑒人類優秀道德成果,遵守公民道德准則👵🏻,在投身崇德向善的實踐中不斷提高道德品質;使大學生充分認識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點和要求,幫助大學生認清公共生活與公共秩序的本質,強化公德意識,遵守公共生活的法律規範🙇🏽♀️,養成良好的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當前我國的就業形勢,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法律素質🦑,培育學生高尚的職業精神,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創業觀,正確認識和對待愛情,了解和掌握道德和法律對婚姻家庭的基本要求💏🚚,為走上工作崗位,解決好立業成家的人生重大課題,打下良好的基礎。引導幫助學生樹立社會主義道德觀、榮辱觀🫸,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教學重點、難點✍🏿:
1.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與原則🚴🏽🙅🏼♀️;
2.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
3.中國革命道德的當代價值?
4.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精神⚙️🈚️;
5.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6.如何加強個人道德修養;
7.社會生活、職業生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規範;
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為主🧉,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將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及第二課堂👨🏼🎤,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延伸和深化本課程的教學。在教學中主要采用理論教學、案例教學👩🏻🎓、課堂互動、多媒體教學和第二課堂的實踐教學、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
教學內容:
第一節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和原則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觀
二、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
三🏋🏼♀️、堅持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第二節吸收借鑒優秀道德成果
一、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二、發揚中國革命道德
三、借鑒人類文明優秀道德成果
第三節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實踐
一🧛🏼♂️、遵守社會公德
二🙃、恪守職業道德
三💅🏻、弘揚家庭美德
四🫷🏿、錘煉個人品德
基本概念🚄:
道德榮辱觀、道德規範 、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
複習思考題👐🏼:
1.談談道德的作用?
2.談談社會主義道德為什麼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3.談談新時代大學生如何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和弘揚中國革命道德?
4.談談如何理解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基本要求?
參考書🧊: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年版🧏♀️👩🏽🦳。
(2)《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第六章學習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養
教學目標:通過教學🙇🏻,使大學生理解法律的一般含義和法律的發展史🪿。幫助大學生認真領會社會主義法律精神👩🏿🎓,理解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和作用,明確法律的運行過程包括法律制定、法律執行🪶、法律適用🦖、法律遵守的環節↔️。使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的自覺性🏑。明確新時期樹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重要意義和法治理念所包含的基本內容🧙🏽。使大學生懂得我國憲法確立的基本原則和制度🐙,幫助大學生從整體上了解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以及公民在法律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特征以及構成,增強對社會主義法律制度認同感和維護法律尊嚴的責任感。使大學生充分認識什麼是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公民應該享有哪些法律權利和承擔哪些法律義務,以及如何行使法律權利和承擔法律義務👩👩👧👦,如何尊重別人的權利;當自己的法律權利受到侵害後如何依照法律途徑尋求保護和救濟,以及濫用法律權利和違法法律義務後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等;是杏盛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
教學重點及難點⛑:
1.理解我國法律制定、實施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2.正確理解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
3.如何培養社會主義法治思維方式🌖;
4.如何正確理解法治思維🏒;
5.明確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與基本義務及其之間的關系🧑🏽🏫🚟;
6.幫助學生認識如何依法行使權利與履行義務↪️;。
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為主,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將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及第二課堂🍸,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延伸和深化本課程的教學𓀄。在教學中主要采用理論教學、案例教學🔚、課堂互動📌、多媒體教學和第二課堂的實踐教學🧑🏿🦲、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𓀃。
教學內容📵:
第一節社會主義法律的特征和運行
一、法律及其曆史發展
二、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特征
三、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運行
第二節堅持全面依法治國
一🗡、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
二、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三🏌🏻、建設法治中國
第三節維護憲法權威
一🫶🏻🧑🏽🌾、我國憲法的形成和發展
二、我國憲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則
三、加強憲法實施與監督
第四節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一✹、培養社會主義法治思維
二🐈⬛、依法行使權利與履行義務
三🧑🦱、不斷提升法治素養
基本概念:
法律🧦、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執行🤙🏻、法律適用、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
複習思考題:
1.聯系實際談談為什麼說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共同體現。
2.2020年11月,中國共產黨曆史上首次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談談什麼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
3.有人說🧑🏼🍳,憲法規定的大多是一些原則性內容且很抽象🙎,而且司法判決一般也不援引憲法條文,因而憲法是一部與公民生活關系不大♘、高高在上的“閑法”。談談如何看待這一說法👩🏽🔧。
4.結合實際談談大學生應怎樣依法行使權利與履行義務,談談如何提升法治素養。
參考書🏊🏽:
(1)習近平🥞:《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年版。
(2)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法治熱點面對面》🐷,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二)實踐教學
1.教學體系的基本原則與要求
(1)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積極推行因材施教💁🏻♂️💄,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
(2)加大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的力度。
(3)注重“思想道德與法治”實踐教學的整體優化,注重課程之間和內容方面的有機聯系,使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教學活動形成統一的整體。
2.考核內容:主要是考核學生的思想品德操行評定,具體內容包括學生學期德育操行評定🚼;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加演講比賽👩🏻💻、辯論賽🏒📆、時政知識竟賽等🦸🏽;參加志願者活動情況;參加公益勞動情況;參加座談研討活動情況等等🚋。
實踐教學的設計思路參考
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延伸和補充⏸,結合每一章節的教學內容進行相關實踐教學,保證使每一章有實踐教學課時數,具體安排如下:
緒論 參觀杏盛校史館、杏盛實訓基地,觀看新時代紀錄片👨👨👦👦,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身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第一章組織辯論🕴🏻:人生的價值📈;
第二章組織課堂演講、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第三章組織開展演講比賽,引導學生進行職業規劃👩🦰;
第四章觀看道德模範的相關影片;
第五章組織志願者活動🦇;
第六章旁聽法院審判👩🏻🦯➡️🧓,加深對法律理論知識的理解🤼♀️。
六、教學說明
本課程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實踐教學、第二課堂🈹、自主學習為輔🧀,通過討論研究🚓、多媒體音頻和視頻等教學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學的時效性。具體使用較多的教學方法如下:
(一)啟發式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是指能指導、引導、啟示、激發學生自覺地💆🏽♀️、積極地學習和思考及主動實踐的教學方法,它重在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的結合。在本課程的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通過探討研究,進行自我教育。它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教學引向深入🏃♂️🦟,鍛煉了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促使學生觸類旁通、融會貫通,實現了理論知識向實踐的遷移。
(二)課堂討論法
教師根據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思想,引導學生對所關注的理論問題和社會熱點問題作更深層的思考👮🏻,通過共同討論👨🏽✈️,開拓思維、提高認識👈🏿。課堂討論的優點是鍛煉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師生之間感情交流,促進教與學雙方的了解和合作。
(三)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又稱情境教學法,它是指在教師引導下🧝🏻,圍繞教師所提供的案例進行閱讀分析🪇、評判和討論👨👧👧🍼,進而得出結論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深化對相關問題的認識🏋️,從而促進學生能力素質的提高🤓。該方法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精選案例,在課堂上讓學生思考、討論,由教師分析、解剖🗣,最後引出需要學生掌握的理論觀點👩🏿🌾,從而使教學更加貼近社會、貼近實際、貼近學生。
(四)專題講座法
本課程內容博大精深,涵蓋革命、建設改革全過程,有限的教學時間完成繁多的教學內容,必須實現從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必須按照貼近生活、貼近社會、貼近大學生實際的原則🧑🏻🚀,必須遵循教材又跳出教材🧛🏻♀️,為此,根據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社會關注的熱點,學生思想的疑點和困惑點,選擇和提煉出若幹個教學專題進行講座。這種教學方法既能把理論講得精辟透徹,又能促使學生把課堂聽課和課外思考結合起來🚔,從而大大增強了理論課的科學性和可信性,提升了該課程的時代性、針對性。
(五)小組研討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授課內容♣️,從現實社會學生關注的現象中精心篩選提煉出問題,確定出學生研討的主題。學生分成小組集體研究攻關🤶🏻,撰寫提綱和講稿⚧、制作多媒體課件,推薦小組代言人參與課堂討論發言。代表發言後,先由學生自由點評👧🏽,鍛煉其理論判斷能力😑,再由教師對學生分析問題的情況進行點評🖲,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系統理解。小組研討法從學生能力培養和素質提高入手🫸,激發了學生的內在潛力🙆♀️,培養了學生的研究能力、協作能力、表達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六)課堂辯論法
在教學中𓀛,教師根據課程要求和課上實踐環節的設置,選擇一些學生關心的🏊🏻、困惑的問題,擬定可供辯論的題目,將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分為正方、反方,經正反兩方辯論後🛕,教師進行點評,對學生在辯論過程中暴露的思想與認識問題教師及時予以指導👩🏼🎓。
(七)實踐教學法
理論來源于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理論的相關命題🆗。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注意結合講授內容,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到社會實踐中去調查🗳、體驗,讓他們以所見所聞、所體所察加深對所學理論的理解,鍛煉學生的洞察能力📃。
七、考核方式
考核以考察學生對知識的總體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認識問題的能力為主,考試以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主。
(一)分數評定◼️:
1.平時成績:30%(含課後作業20%;課堂互動10%)
2.實踐課成績☃️:10%
2.筆試(閉卷)60%
(二)考核方式:
1.實踐考核:結合實踐教學內容🤵🏽♀️、要求進行考核。
2.期末考核:結合課堂教學內容,統一設置考場🖖🏽,采取閉卷考試,統一閱卷👮🏿。
掃黑除惡郵箱👩🏽🎤:1974655945@qq.com
掃黑除惡舉報電話🫴🏼:
座機:0435-4212171
手機號:15981649777
二維碼
杏盛官方微信

杏盛官方抖音

招生就業公眾號

微博二維碼
留言谘詢
版權所有:杏盛 -【杏盛开启新旅程】您的快乐从这里开始! 吉ICP備10852335號-1 技術支持☝️💶:中企動力長春